2009年11月26日 星期四

綁腳歌

媽媽90歲高齡仍然頭腦清楚,記憶力驚人。近日回憶起兒時學過的兒歌─綁腳歌,而且寫了下來。據媽媽的說明,在民國初年閩南鄉下仍有綁小腳的習俗,教會傳教士做了這個兒歌,作為下鄉宣傳廢除小腳之用。媽媽當時背了這個兒歌,隨傳教士下鄉,表演給當地的民眾看。

我覺得非常有趣,而且有歷史價值,轉述於下,供大家欣賞。

下面的綁腳歌要用台語來念,有一些字不知中文怎麼寫而用羅馬拼音或注音。

上帝創造人 男女腳相同
可惜憨(讀gong)父母 以為綁腳好
愛子(kia)來綁腳 情理講一堆 (讀pa)
要綁才是娘 無綁不成樣
女兒不會想 不過從(讀 ㄉㄨㄟˋ )世上
妲姬拜紂王 你也跟他狂
綁到 抽抽(讀tiu tiu )疼 遍身流冷汗
綁到這麼大(讀 ㄐㄧㄚㄉㄨㄚㄟ) 好像角廣螺
大痛都(讀long) 無藥 只有鹽菜葉
遇到西北雨 愛走沒進步
若遇土匪反 只有團團轉 (沒法逃命,要怎麼辦?)

(可能還沒有完,只記得這些)

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美味關係與廚房裡的人類學家

近日看了一部電影與一本書很巧都是與廚藝有關的。

「美味關係」(英文片名:Julie & Julia)是由美國老牌影星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 )領銜主演的。我可說是她的Fan 了,她所主演的片子幾乎都會去看。這部片子是由兩個真實故事組成,描寫先後兩代美國女性堅忍不拔學習廚藝的經過。我覺得這部片子也可以算是一部女性主義片,輕鬆而勵志,很對我的胃口。

在「美味關係」中Meryl Streep飾演 其中老的一輩, 是一位住在法國的美國外交官夫人Julia Child,
因為不想要整天無所事事而開始學習法國廚藝。由於她對吃的興趣極高加上天生的好勝心,使得她不畏學習的辛苦,終於歷盡波折在十年之後出版了一本經典食譜”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 。返回美國後又成為熱門的電視烹飪節目主持人達20多年,是影響美國一般家庭的廚房極大的一位人物。她的事蹟與在美國的影響力或可媲美台灣的傅培梅。

看完電影之後,對於Julia Child的事蹟還是充滿好奇心,所以又上網去搜尋了一番,發現她還真是一個知名的人物。她是個身高188公分的高個子(電影中有幾個鏡頭特別顯出她高人一個頭的有趣畫面),出身富裕家庭,從小家裡有廚師,40歲才開始學廚藝,2004年以91歲高齡過世。她還出了一本自傳書 ”My Life in France"(這本書有中文翻譯本)。我竟然還在網路上聽到了一段她的談話錄音,發現Meryl Streep 模仿她高亢誇張又充滿活力的聲音,簡直像極了。

20多年前我在美國讀書期間,應是她活躍於電視的時候。當時我們能照著中文食譜做出中式料理來已經很難能可貴了,以致從未收看過烹飪節目,對於此一名人竟然毫無所悉。可見當時我們即使身在美國,對於美國人的生活還是相當的隔閡。

「廚房裡的人類學家」(2009, 大塊文化出版)這本書的作者莊祖宜是一位台灣出身的女性。放棄了正在寫作中的人類學博士論文,30歲在美國波士頓開始學法國廚藝,畢業之後又到香港高級的法式餐廳做實習生。這本書就是寫他在廚藝學校及實習時的一些見聞,還有一些與廚藝界、餐飲等議題相關的雜文。內容有趣,文筆流暢,對於廚藝界完全外行的我來說,本書增加了不少的可以聊天的好題材。

她的書中也提到受到Julia Child的啟發與影響。莊小姐以「廚房裡的人類學家」的部落格起家,受到歡迎而得以正式出書。這個過程與「美味關係」中的第二個年輕主角類似。莊小姐日後會不會發展成為像Julia Child這麼有影響力的人物,讓我們麼拭目以待了。莊小姐的網誌是blog.yam.com/tzui

2009年11月8日 星期日

台北秋天的開花欒樹與千層木

北藝大校園的欒樹顏色還很紅,俯瞰關渡平原景致優美
仁愛醫院旁花色豔麗的路樹


敦化南路上的欒樹



新生南路台大門外的高大千層木正盛開著白花




真理堂前的千層木也開滿了花





秋天,台北也有一些開花的路樹,讓台北有一些不一樣的顏色。

較早開花的是欒樹,鮮豔的黃色佈滿樹梢,接著黃花轉紅又轉橘,顏色愈來愈淡。所以現在樹頭上有著深淺不同的紅色,因為顏色較為鮮豔豐富,被注意到的也較多。

現在敦化南路快車道兩側仍然可以見到漂亮的深淺不同的紅色。

今天下午到北藝大去玩,看到更紅更漂亮的欒樹。

我發現的第二種開花樹是在大安路仁愛醫院旁,有一種開大紅花的樹,我不知其名,花形很美,顏色豔麗,可惜這類的路樹並不多。現在已經謝得差不多了。

最近我又發現了開白花的千層木。稍一注意,台北市種植的千層木還真不少。

從教會回家的路上,新生南路、和平東路、仁愛路都有不少的千層木。其中以新生南路的樹最高大,開的花也最多最漂亮。上個星期注意到的時候,花色很白比較醒目,當時沒有帶相機。今天特地帶了相機但是花已經變得比較黃,沒有上週的漂亮了。


附上幾張照片,供大家欣賞。下次出門時也可抬頭看看台北的路樹。

(看照片時可以在照片上點兩下,把照片放大效果較佳)

2009年10月1日 星期四

1949, 312 (續)

312 號公路是天下雜誌出版的一本新書。312公路是一條從上海到新疆與哈薩克交界的國道,全程5000多公里。作者Bob Gifford 是一個英國籍的新聞記者, 駐在中國6年,會流利的中文。他在返國擔任新職之前,順著312號國道,以搭巴士、租車的方式,進行了一趟橫貫中國大陸的旅程。作者此次旅行的目的是藉著旅行,再看一次崛起中的中國的各個面向,給21世紀初的中國做一個橫切面的掃瞄。

這本書裡面當然也有所到地方景點的介紹,但是這本書絕對不是旅遊書。更多的是對於在當地所遇到的各式各樣的人所反映出的問題的探討。作者是西方人,所以用西方人的觀點來看中國問題,其中有些觀點是我過去沒有想過的,可以說是我讀這本書的收穫。

其中一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觀點是他到南京的時候,去參觀了南京大屠殺的紀念館。他對於這個紀念館的感想是「中多曾經是受害者,而且受害的其間太久,然而今天的中國已成為強權....卻老是要把自己當成受害者...」這個看法讓我突然明白為什麼這些年來,中國民族意識高漲,原來是國家對「受害者」心理的操弄。然而對於一個強國來說,強烈的民族主義真的是滿危險的,隨時有擦槍走火的可能,周邊的國家也會感受到很大的威脅。

作者每旅行一個地方就討論中國當前一個主要的問題。在安徽就討論了農村的問題,不只是農村發展落後、所得偏低的問題,更嚴重的是地方官員的貪腐造成農民極度不滿的問題。

到了西安,由於西安是歷朝古都,作者討論起中國帝制為什麼不能發展出對政治權力的制衡,以致於中國歷史陷入改朝換代的循環。接著要問的問題就是中國目前由共產黨控制極嚴的統治,在經濟起飛了之後,有機會轉變為民主國家嗎?

到了蘭州討論嚴重的沙漠化、空氣污染、水資源不足等問題。

此外,也報導了不人道的生育控制問題,適婚男女人數失衡問題,無知地方官員導致農民罹患愛滋病的悲劇等等。

進入河西走廊回民漸增, 一直到新疆進入維吾爾族自治區後,本書以相當大的篇幅討論中國對新疆、西藏的高壓統治及漢化政策引起當地民族的反彈的問題,換言之就是藏獨、疆獨的問題。他認為中國對新疆維吾爾人的統治其實就是帝國主義式的統治。不久前新疆剛發生暴動,台灣最近又要播放疆獨人士的影片,這本書對我而言,提供了不錯的背景分析。

中國會繼續往正面的方向發展下去嗎?貪腐、極權、貧富差距、少數民族這些問題會拖住中國的發展嗎?中國會像歷朝歷代一樣最後走向分崩離析嗎?這是作者在這本書中反覆辯詰,一直想要回答的問題。但這是何等大的問題,作者最終不敢給一個較明確的答案。

2009年9月29日 星期二

1949, 312

最近看了兩本書,書名都是數字。

第一本是最近媒體曝光度很高的一九四九─大江大海(龍應台著),第二本則是312號公路。下面簡單談談讀這二本書的感想。



一九四九也是我出生的年代,一九四九更是中國大轉變的年代,共產黨在北京建國,國民黨則到了台灣。一九四九距今六十年,中國高調的大肆慶祝建國六十週年。戰敗的一方到台灣同樣是六十年,又碰到了八八水災,灰頭土臉的,今年的國慶真是低調到不能再低調了。

龍應台這本書就是要呈現一九四九年這個政權轉手過程中一般的平民百姓所遭受到的影響。許多的外省人,流離到了台灣,更多的人則死於戰亂。這本書以個人遭遇的方式來書寫,一開始是龍應台父母流離到台灣的過程。接著是一個人、一個人的故事,都是有血有肉的有名字的人。龍應台以這種文學的處理方式,牽動著讀者的心緒,一開始讀就放不下來,三百多頁的書,我兩三天就讀完了。



我是與龍應台同一個年代的人,我的父母也是從大陸來台,只是比較幸運不是逃難來台的,少了逃難的辛酸,然而兩岸相隔數十年,母親思念在大陸的母親及兄弟姊妹的心情,以及想盡辦法接濟大陸親人的過往,仍然是我鮮明的記憶。



大陸來台逃難的故事以前也看過一些,所以並不是完全的陌生。這本書中有幾個我第一次知道的事件:最令我吃驚的是國共內戰時期長春圍城的慘劇。林彪領導的中共解放軍圍城半年之久(1948年的3月到10月),圍城軍隊不讓平民百姓出城,食物很快就不夠了,開始時,國民黨還可以空投食物,後來連空投的能力也沒有了。整個期間,估計至少餓死了30萬平民百姓。龍應台感嘆南京大屠殺日本殺死了三十萬人,這個事件不斷的被紀念,提醒世人的注意,中國更把它拿來做為愛國的教材。然而長春圍城死的三十萬人卻是被隱藏、被遺忘的。

山東、河南流亡學生的故事,以前也知道一些。但是這本書中讓我有一個更全面而清楚的瞭解。這些流亡學生就是龍應台想要表現的那一代人「顛沛流離、生離死別」的辛酸,最具代表性的一群人。

為了能夠繼續讀書的理想,八所山東中學的學生離開家開始流亡,1948年出發的時候是8000人,到達廣州準備登船到台灣的有5000多人,到達澎湖後卻被強迫去當兵。河南流亡學生的遭遇更慘,出發的時候有5000多人,輾轉到了廣西時只剩下一半,後來隨著黃杰的部隊千辛萬苦翻山越嶺,退到越南時只剩下300人,還隨著軍隊被關進集中營三年半,才得以到台灣來。

這篇已經過長,312號公路留到下篇再寫了。

2009年9月3日 星期四

出乎意料外的旅遊收穫 (網誌搬家三)

這是收支表全貌
村委書記與會計是村內薪水最高的兩人。
平遙縣的暑期兒童美術班,我只照到了大約一半的人。

清朝縣長的用餐內容有嚴格的規定。
2008/08/09 14:25
關於7月份的大陸之旅已經寫了幾篇旅遊文章。今天要來寫一下旅遊中的一些很有趣或很有意義的小意外發現。下面三張照片說明三件事。
第一,在平遙古城住的第二天早上,在古城內漫步,突然看到了一個黑板上用非常工整娟秀的粉筆字公布了一份重要的資料,「古陶鎮北關村村委會的收支表」,我與則馨駐足看了許久。原來大陸威權體制下,村級機構的收支是公開的。其中最引起我們興趣的是村書記的薪資1800元,會計的薪資也是1800元。是薪水最高的兩位。原來以為是一個月的薪資,心想村書記的薪水還不錯嘛!後來仔細一看原來是6個月的薪資。
第二,也是在平遙的早上,我們走進一家賣臉譜的藝品店。店老闆是一位約60多歲的先生。他一邊展示產品,一邊說這些都是他親自畫的,他自己就是美術老師。突然我們發現在墊的隔壁房間有許多的小朋友,原來是暑期兒童美術班呢!有四、五十人相當的擁擠,這也證明老闆確實是個鄉村藝術家,他很高興的同意我們照相。當然我們也買了他的產品。

第三,平遙縣的縣衙門據說這是華北地區最大的縣衙門,廳堂房屋很多,空間滿大的。有升堂審問的表演,還參觀了監獄、縣長臥室等。清朝縣長的派任,一定是要外地人,三年一任,而且不能帶家眷。
各項文物中,有一項特別引起我的注意,就是「縣衙膳食表」。原來清朝對於官吏的管制相當的嚴密,連應該怎麼吃都有規定,以避免官吏奢華浪費,但是是否真能落實就不得而知了。這應該就是蔣經國時代的梅花餐的精神吧!

多一點與少一橫──錯字的藝術 (網誌搬家二)


北嶽恆山懸空寺是嵌建在石頭上的古寺,下面有個大石頭寫有壯觀二字,壯字多了一點

平遙古城縣衙門親民堂匾額上,民字旁多了一點,意味「親民多一點 」


峰字少一橫與背景的二層山峰相對映



2008/08/07 16:13
古蹟裡有各式各樣的題字與對聯等。其中有一個趣味是錯字。
不知是故意錯或不小心錯。總之導遊都有一番說詞,讓我們聽得津津有味。
上面三張照片,第一張是著名的北嶽恆山的懸空寺下面有個石頭上面有壯觀兩字,壯的旁邊多了一點,解釋為壯觀多一點。
第二張照片是平遙古城縣衙門中的一個匾額「親民堂」,民旁邊多一點,意思是親民多一點。
第三張照片則是五臺山康熙皇帝所題的一個牌坊,其中峰下面只寫了二橫,而非正確的三橫。據說有兩個含意,第一是康熙到此來尋找出家的順治皇帝,沒有找著,覺得不圓滿,所以寫個錯字來表達心中的遺憾,第二個意思則是背景的山峰是有兩層,二橫正好與兩層山峰對映。

龍的誘惑與裝飾(網誌搬家一)

上海豫園以龍作為花園圍牆的裝飾。這個龍頭是否非常的神氣。

明朝某個有野心的親王府前的九龍照壁,是中國現存最大五彩琉璃照壁。(位於山西大同市內)
2009年8月訪北京故宮,發現也有一個九龍壁,看起來和大同市的90%相像。

喬家大院中的九龍屏風,非常精緻美麗,應該有九片,因拍攝空間不夠,只照到了六片。是慈禧太后的贈品。八國聯軍時慈禧太后曾經避難喬家。



這是喬家大院中的九龍宮燈,龍頭部分有燭台,點上蠟燭,整個屋子就明亮了。同樣是慈禧太后的贈品。

這是太原市內的一個古蹟─晉祠中最古老的建築,建於北宋年間(1023年),是某個皇帝紀念他的媽媽而建的。大殿外的每個柱子上都攀著一條龍,也是有九龍,一千年前的龍造型相當的古拙可愛。

網誌搬家說明

去年夏天去山西旅遊之後寫了三篇網誌,當時嫌google 的Blog出現的照片太小張,所以又申請了Yahoo的部落格。現在覺得三篇網誌孤伶伶的在那邊有點可憐,所以把他們搬回來。(我另外發現這兒的照片,你只要點選就可以放大到全螢幕,不知你是否知道?)

2008/08/07 16:13
龍在中國是皇帝的象徵,所以對於用龍來做裝飾有嚴格的規定,如:只有皇帝可以用九條龍等等。但是權力的誘惑是極大的,所以歷朝歷代都有野心人士想要用龍來彰顯自己的企圖心。因為用龍裝飾而獲罪的例子也成為參觀景點時導遊的好話題。龍是想像中的動物,所以造型因用途、因年代而有不同,在參觀古蹟文物時,是一個有趣的焦點。
2008年7月的大陸之旅在上海豫園、山西大同、太原及喬家大院都有龍的裝飾。下面幾張照片供欣賞。龍在中國是皇帝的象徵,所以對於用龍來做裝飾有嚴格的規定,如:只有皇帝可以用九條龍等等。但是權力的誘惑是極大的,所以歷朝歷代都有野心人士想要用龍來彰顯自己的企圖心。因為用龍裝飾而獲罪的例子也成為參觀景點時導遊的好話題。龍是想像中的動物,所以造型因用途、因年代而有不同,在參觀古蹟文物時,是一個有趣的焦點。
2008年7月的大陸之旅在上海豫園、山西大同、太原及喬家大院都有龍的裝飾。附上幾張照片供欣賞。

2009年8月29日 星期六

北京香山碧雲寺緬懷中山先生

香山公園的一角,看得出公園林木茂盛的樣子

香山公園中的一景,背景中可以看到纜車
孫中山紀念堂除正廳外,還有兩間側廳,共三間展覽室


致蘇聯遺書(一)



致蘇聯遺書(二)

中山先生衣冠塚


碧雲寺古色古香的牌樓

碧雲寺最高處拍的全景

此次到北京去時間較長, 安排了一個郊外踏青的行程,就是到北京西郊的香山去。香山的地位大約類似陽明山之於台北。我在北京的六姨要他的兒子,我的表弟開車載我們去。他有一點不解,這個行程對於外地遊客有什麼吸引力?他說香山最熱門的時間是每年9月看楓紅,平時則是附近居民登山練身的地方。

車子剛開始上山時,真的與上陽明山的感覺還滿像的,據說山上有國家領導人的別墅,這點也與陽明山相似。後來又在山區蜿蜒小路走了一陣才到了香山公園的後門,停了車,我們走進公園。公園內有高大的綠樹,步道也規劃得很好,還有一個輕便的纜車可以登頂,感覺是一個很好踏青的地方,尤其這兒不是遊客必來之處,沒有其他景點的嘈雜。可惜我們去的當天下著不小的雨,郊外踏青的願望只有放棄,改去香山公園內著名的寺廟碧雲寺。

碧雲寺也有數百年的歷史,古色古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有孫中山先生的紀念堂和衣冠塚,因為他在北京過世之後,在碧雲寺暫厝了四年,然後才遷葬南京中山陵。紀念堂中有一些中山先生的照片、墨寶等。其中最引起我注意的事刻在牆上的的給蘇聯的遺書。我們從小都熟讀國父遺囑,而國父給蘇聯的遺書則是台灣的學生完全不知道的。看了這個遺書才知道當年國父對於新成立的蘇維埃共和國抱有多麼大的期望,遺書中充滿了希望蘇聯能夠幫助中國擺脫帝國主義壓制的熱切期待。這個期待應是國民黨第一次聯俄容共的背景。接近一個世紀之後,回想蘇聯過去對周邊其他國家的帝國主義式作法及對中國的傷害以及蘇聯現在已經瓦解,也感嘆偉人的眼光也是有他的時代侷限之處。

我們在中山紀念堂待了不少時間,細看了展出的文物。然後又登到寺的最高處,看了中山先生的衣冠塚。香山踏青之旅成為緬懷中山先生之旅,我覺得很值得。


























2009年8月25日 星期二

北京的新與舊

798園區中的一景。
798園區的一角

水立方的夜景



白色大院中清朝皇家式的餐桌布置



從頤和園的最高點佛香閣拍攝的,可以看到遠處著名的十七孔橋。



這是我拍到視野最廣,看到最多蜿蜒長城的一張照片,可惜當天天氣不是很晴朗。


8月中旬到北京開會兼旅遊,距離上次去北京已經有十年的時間了。北京當然有許多新的東西,最新的當然就是奧運的鳥巢與水立方了。

8月的北京旅遊真是到處是人,遊人是以國人居多,應是各省民眾趁著暑假全家旅遊。我不太記得十年前是否也是這樣。

北京最吸引遊客的還是老祖宗的東西,故宮、長城、頤和園、恭王府等傳統景點到處是人。幾張照片可以證明這點。兩年前我們去義大利,也是到處是遊客,但是是以外國遊客居多,當時就深感義大利人很幸運,因為他們的GDP有很大部分是靠祖先財創造的吧!北京也不惶多讓,這就是傳統文化大國的優勢吧!

祖先財加上創意來演繹、展示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是賺遊客錢的好方法。此次我們去了「老舍茶館」與「白家大院」都令人印象深刻。老舍茶館是戲曲、雜技、雙簧等傳統文化的表演,邊喝茶、邊看表演。「白家大院」是一個前親王府裝修而成的餐廳,服務人員都穿著清裝,女孩是穿格格裝,餐廳裝潢與布置也都是清朝皇族的規格,非常豪華,服務也很好。

798是一個創意藝術園區,是北京新的一面。在一個龐大的舊工廠廠區內。798聽說原是一個兵工廠的代號。廠區內有很前衛的油畫、攝影、裝置藝術,也有比較平易近人的家具、手工陶、陶笛、項鍊等手工藝品。來逛的人以年輕人居多。我們逛了二、三個小時,大概只逛了其中一半還不到。台灣推了很久文化創意產業,798應是這個概念下的具體實現,很推薦您下次來北京時去逛逛。

2009年8月7日 星期五

影片週

放暑假一個月了,比較清閒,想看電影卻沒有好看的片可看。
終於7月底等待許久的飛天奇蹟及白銀帝國上映。本來大女兒第一志願是要看飛天奇蹟,但是為了顧及全家人的偏好,她妥協了一起去看了白銀帝國。

接著一個星期又租DVD片看了:其實他沒有這麼愛你、愛從心開始、為愛朗讀及送行者四部片。不折不扣的電影週。

白銀帝國的故事是講清末山西天成元票號在遭遇家庭遽變及整體經濟環境改變之下,兩代的經營者如何面對變局的故事。去年曾經到山西去旅遊,對於山西票號的歷史背景略有瞭解。所以對於這部影片的接受度也較高。

山西在清朝發展出票號的行業,以異地匯款為主要的業務。共有四十多家,每家在全國各地都有分號,號稱可以匯通天下,所以山西可以說是全中國的金融中心,對於全國性商業的發展有很重要的貢獻。 但是受到新式銀行業的衝擊,以及從清末到民國以後不斷的戰亂,這些票號都未能逃過停業的命運。

白銀帝國整體而言拍攝得相當認真,故事也說得很清楚,有一些非常壯闊的風景。該戲的最高潮應是兒子因為可憐小額存款人的損失,要把要把家中十幾代以來所累積的大量白銀拿出來代償清廷所發行已沒有公信力的紙鈔。對此父子二人有一番激烈的爭辯,最後父親讓步了,說:「我對不起祖先,但是贏回一個兒子」。到此劇情相當的感人,但是最後在祖先的遺物中找出一幅「仁義」二字的捲軸,整個電影又似乎變得太說教了。
整體而言,我認為這個電影還滿好看,但是孩子們覺得有點太嚴肅,而且戲劇的張力不夠強。 小女兒看完後想要找原著「白銀谷」來看,但是書店竟然說絕版了。

為愛朗讀與送行者都是奧斯卡片,上映的時候就想去看,但是當時沒有空。兩片都很好看,為愛朗讀是德國二次大戰後的內省片,我還先看了小說,電影基本上相當的忠實於原著,所以看DVD片時少了一點懸疑的樂趣。原著對於什麼是公平正義等的內省有比較多的著墨,電影則比較不容易表現這部分。

送行者是一個從事從納棺者的成長故事。一開始,不但家人、一般人無法接受這個工作,連他自己也無法接受,到後來太太接受他,結局時為他離家多年的父親納棺,在這個過程中與父親和好,相當的感人。電影的最後也忍不住流下淚來。

2009年7月22日 星期三

高雄度假之旅

這是高雄最高的85大樓的倒影,很奇特吧!這是清晨從旅館房間中拍的。清晨的 高雄港,也是從旅館房間中拍的。

愛河夜景


85大樓觀景台拍的高雄夜景



夢時代廣場有特色的美麗燈飾

我們家的度假都喜歡到森林公園類型的風景區。城市很少進入過我們家的旅遊景點,以前去高雄都是為了公事。這次幾個機緣湊在一起,7月18-19日我們全家有了一趟二天一夜的高雄度假之旅,還趕上了世運的熱潮。
高雄之旅讓我感覺到高雄人對於他們的城市確實很感到驕傲。我們搭了幾次計程車。司機都非常的友善、健談,一聽出我們是觀光客,就很熱心的介紹景點,還比較台北與高雄的房地產,勸我們來高雄投資房地產是非常的划算等等。

在大熱天去高雄的感覺是晚上的時間不夠用,白天則有點不知如何打發時間。一個晚上我們去了漁人碼頭、愛河遊船、光榮碼頭看世運煙火、85大樓觀景台樓看夜景。還有城市光廊、夜市沒有時間去。兩個白天則去了夢時代廣場、世運主場館及美術館。

在世運主場館看了飛盤的比賽。主場館的座位非常多,當天只坐了不到四分之一的座位,聽新聞上的報導就說有5000人。大家都是第一次看這種比賽,覺得新鮮有趣。女兒事前上網得知飛盤比賽的方式與美式足球相近,這就是我們對飛盤比賽的全部知識了。隨著比賽的進行,愈來愈看得懂,還滿有學習的樂趣。

中華隊對日本的比賽,我們用盡全力參與了對中華隊的加油,雖然中華隊技不如人,但是大家還是報以熱情的掌聲和歡呼聲。第二場的美國對澳洲賽,兩隊實力相當,是世界排名第二與第四的隊伍。進攻時的傳接都非常的精準。防守方的幾次攔截也非常的精彩。沒有想到飛盤的比賽還這麼好看。我們在大太陽下看比賽,後來發現大家的臉都晒的通紅。

下午為了躲太陽去了美術館。正好看到董陽孜的書法展,作品件數很多,幅幅精彩。對於一個女性能夠寫出這麼有流暢又大器的字,覺得非常佩服。看後很想買一些紀念品帶回家,可惜沒有看到。(記得新聞上看到過周美青穿董楊孜字的T恤)

下面分享幾張比較滿意的照片。

2009年5月30日 星期六

超出預期的熱心導覽者

端午節連續假期的第二天,全家人一起去市立美術館看龐畢度中心的收藏展。龐畢度中心的收藏是以20世紀以後的現代藝術為主。過去我對現代藝術的接受度不高,總有看不懂的感覺。此次展覽的主題是Arcadie, 是西方文學中對於一個美好世界的想像,也就相當於中國文化中的桃花源。所有展出的畫都圍繞著這個主題。所以整體而言,展出的畫都還滿明亮、溫暖的。

我們抵達美術館時,離上午的導覽開始時間10:30還有十分鐘,我們趕緊付費加入了導覽,每個人只要20元,就拿到一個接收器,可以聽導覽的說明。我們到國外旅行時有看過國外的導覽用這種方式。導遊不必拿著擴音器,或者扯著嗓門講話。在台灣看展覽還是第一次看到用這種設備。

廢話了一堆,我本文的重點是要講這個導覽者。一個年約60歲的優雅男士,穿著全身黑色的衣服。看他身上別著一個牌子寫的是導覽義工。他的講解非常的棒,包括了藝術流派的發展,中西繪畫的比較,個別藝術家的成長,個別畫作的欣賞。他的講解從哲學的層次到非常實際的構圖的層次都有。他用問答啟發式教學。還自備了一個資料夾,裡面有幾十張的補充資料。還有隨機問答的獎品,真是一個好老師。

我們津津有味的聽著講解,進入每一幅畫作的精髓。從10:30開始,竟然到12:30才結束。結束後大家給予熱烈的掌聲。他還說這裡不適合鼓掌。我覺得很遺憾沒有請教他的大名。我覺得他應該是一個教授級的美術史家。他的講解講得實在太豐富了,遠超過我們的預期。全家人都覺得精神上很滿足的過了一個上午。回家的路上還一直在討論我們上午所學到的。

可惜沒有做筆記,隔了一天竟然忘得差不多了。
下面描述幾幅印象比較深刻的畫。
1. 米羅的一幅很大的畫,畫得非常均勻的深藍底,左邊是一條黑色的粗線條,然後向右邊是幾個大小不一的黑色點。整幅畫非常簡單而有力,很有震撼力。導覽老師的解釋是:左邊的直線代表著拉滿的弓弦,黑色的點則代表著箭射出去之前摒息的律動感。
2. 一幅畫下半部是一件襯衫的上半部,在領子上方應該是頭的部位畫了一把菊花。菊花畫得非常的精緻生動。老師的解釋在西方菊花代表著死亡,所以頭的部位被菊花取代了。代表著這個人已經沒有生命了。
3. 一幅看起來像是超市的照片,貨價上推滿了貨品,店內到處有99分的定價標誌。這是一個99分錢商店。所有的商品都賣99分錢。老師的解釋這代表著一個平等的社會。貧窮的人在此也可以買到所需要的商品。
4. 草地上的午餐,這個主題有兩幅畫。其中一幅的構圖與人物是模仿莫內的畫作,做重新的詮釋。我喜歡的是另一幅畫。畫的意境很好懂,就是聖經所描述樂園的景象,獅子、老虎、長頸鹿等猛獸與人類和平相處。此畫的幽默之處在於畫中的人物都是歷史上的知名畫家,如梵谷等。這是一幅很大又很明亮的畫。靠近出口處,為整個展覽作了非常有力的結尾。

可惜不能照相,此文無法圖文並茂。您如果還沒有看過此展覽,推薦您去看,希望您也能碰到同一個導覽老師。展覽的期間到7月12日。

2009年3月23日 星期一

新的驚奇─金山鴨肉之旅

狹小的廟前廚房供餐處
熱鬧的金山老街,鴨肉店就在最裡面的廟前一角

上週過了60歲生日。在60歲的時候仍有好的健康,貼心的女兒陪伴在身邊,沒有工作與經濟上的壓力,老公雖忙碌但週末還會作個晚餐。這一切應該算是有一個幸福的人生了。但是人生還是不斷要有新的體驗,新的驚奇才能充滿活力。

上週六的金山吃鴨肉之旅就算是一個新的驚奇了。這是去朱銘美術館的順路。老公聽說金山老街有著名的鴨肉店,我們就去一探究竟了。鴨肉店在一條非常熱鬧的小吃街的最裡面。佔據了一個廟前面的一角,一個小小的廚房。這個小廚房供應小街上六七個不相連的店面,有的店面還有好幾層樓的人同時吃飯。這些店面內擺著一個個大圓桌及小圓凳。稱不上舒適,但還算乾淨。顧客必須先在任何一個店面裡找到座位,然後到廟前去拿菜,有炒麵、炒青菜、鴨肉等等。大家端了自己的菜走在小街上,到你原先找定的店面的座位上去吃。

在下午一點多的時候,看起來所有的店面裡都坐滿了人,生意真是好的沒有話說。我們一行四人好不容易才以併桌方式,在一個店面找到了座位。
我們通常看到的狀況是如果有一家地方美食出現,旁邊就有會有好多家同業出現來競爭。但是為何這裡沒有出現其他競爭業者呢?大家討論的結果是這個業者太厲害了,他一家就滿足了所有市場的需要。整條老街有三分之一的店面都是他的服務範圍了。其他業者哪裡還有空間。

這個景象真是台灣庶民文化的經典,這裡服務不重要,美食最重要。對我來說這其中有好幾個驚奇,代表著台灣文化的特殊性:

1. 業者的高效率,一個小廚房可以供應這麼多人同時吃飯。

2. 顧客的高配合度,大家甘心樂意,自己端著菜在街上走到隔幾個店面的座位。
3.業著與顧客的互信。人雖多而不亂,而且竟然不是在拿菜的時候付錢,而是吃完付錢。


2009年3月20日 星期五

2009年台北國際花展

此造景的主題是夢幻舞會
此一造景的主題是蝴蝶蘭彩帶

很有氣勢的文心蘭造景






身為愛花者,台北國際花展每年我們都不會錯過。今年在小巨蛋舉行,由台北市舉辦作為明年國際花博會的暖身。小巨蛋的面積較過去舉辦的世貿展覽館小,加上是免費參觀,所以人特別的擁擠。但是還是有一些頗有看頭的設計。




貼上幾張供大家欣賞。較完整的照片則放在網路相簿。






2009年3月5日 星期四

台灣原住民的深層傷痛─烏干達牧師John Mulinde特會有感

上週六228當天去參加了教會舉辦的禱告特會,由烏干達來的John Mulinde牧師主領。當天參加的人非常多,有來自各教會的會友。在台上帶領的牧長也來自於各教會。

從放映的影片及John Mulinde牧師分享中得知烏干達過去幾十年來所遭遇的種種不幸,包括獨裁者的濫殺無辜,愛滋病的大流行等,終於在John Mulinde及其他牧師與基督徒的不斷禱告之下,信徒人數大大增加,形成了一個屬靈的大復興,國家也得到了翻轉的機會。

John Mulinde牧師分享神對他一步步的啟示與帶領。要他為他的國家過去幾百年來,流無辜人的血的罪認罪,求神的赦免,砍斷那些罪為他的國家所帶來的咒詛。神讓John Mulinde牧師瞭解祂對烏干達命定的旨意是要讓烏干達成為其他非洲國家進入神國度的鑰匙。

下面才是我要分享的重點。

在John Mulinde牧師分享完了之後,他帶領會眾為台灣來禱告。大家受到牧師分享的激勵,包括我在內都很迫切的開始為台灣過去得罪神的地方來禱告。在228當天,族群之間的問題我認為當然是禱告的重點。然而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在場原住民會友開始大聲為了他們祖先互獵人頭來認罪。同時也為過去幾百年來受到漢人的欺負與他們在現今社會上受到的歧視與壓抑來祈求。接下來的半個多小時的禱告就一直圍繞著這個主題。現場所有原住民年輕人都被邀請到講台上,由台灣牧長們一一為他們擁抱禱告,最後還由周神助牧師代表漢族向原住民們認罪禱告。整個過程十分的感動人,大家包括我在內,都流了許多的眼淚。

我不知道這個發展是聖靈的帶領,還是特會主辦單位有意的安排。然而對我卻是有極大的震撼作用,讓我體會到台灣人數不多的原住民原來有這麼深層的傷痛需要撫平。我過去的生活經驗與原住民直接的接觸不多,然而在工作經驗上曾經有接觸過原住民,知道原住民的菁英們極力的想要建立自己的族群認同,他們的努力也得到了政府不少的回應,原住民委會成立了,原住民電視台成立了,還有其他許多幫助原住民的措施。而在演藝界、運動界,近年來也出了不少傑出的原住民明星偶像,如:張惠妹、林志傑等等。感覺上原住民的身份認同感已經不像過去那麼的弱勢了。

228特會讓我發現原住民過去的傷痛與委屈並不會這麼快的過去,台灣的族群問題並不只有外省人台灣人的問題。原住民的人口比例雖然不多,但是他們受的傷是最重的,時間也是最久的。特會上主持人要我們每個人自省過去是否有虧待過原住民的地方,我想我的無知與輕忽就是我的虧待了。

2009年2月2日 星期一

太平山的日出與雲海




這張雨霧中的翠峰湖2007年5月拍攝,也頗具朦朧之美。


過年期間全家到太平山二日一夜遊。
太平山已經去過好幾次了。以前也在過年期間去過。此次去太平山與過去不同的地方是看到了日出與雲海。

在太平山看日出的好處是很方便,在房間內就可以看了。我的房間視野有點受到山的阻擋,決定還是到室外找個更好的地方。我在6:30左右出來,就聽到有人說太陽快出來了,我趕緊到停車場平台的最右邊,仍有一點被山擋住,但是已經很不錯了。太陽開始冒出來了,拿起相機就趕快拍。 拍了一陣子,發現周圍的山景在太陽照射之下非常的清新好看。
早餐之後到翠峰湖去,沿路上看到雲海,陽光不是很強的光線下,雪白的雲襯著層層疊疊的山,意境美極了。我們停了好多次車照相。

上次來太平山碰到下雨,翠峰湖環山步道只走了一點點。這次則是全程四公里走完,花了二個半小時。步道前半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翠峰湖,後面一半則道路比較泥濘,也沒有什麼景,但是可以看到豐富的地表植被植物。翠峰湖本身因為枯水期,露出了旁邊一圈光禿的泥地,反而覺得不如上次在雨霧中拍攝的好看。
這次去太平山,來回都在鳩之澤泡了溫泉,水質非常好,泡在水中,皮膚覺得非常的滑嫩。去時是在家庭池,回來則是在男女分浴的的大眾池,各有千秋。
旅途中還看到了梨花帶小傘的精彩畫面,要知道這是什麼?以及太平山之旅的其他的照片請見網路相簿。http://picasaweb.google.com.tw/lmhsueh/mowvh?feat=directlink

2009年1月24日 星期六

處理問題的兩種態度─波麗士大人觀劇有感

波麗士大人已經播出10多集了。因為過去王小棣導演的幾部戲內容都非常的有深度而好看,例如:大醫院小醫生、45度C天空下等。所以波麗士大人一開播就每週按時收看。

波麗士大人演的是警察的成長故事。幾個年輕人從18歲進入警專開始演。這部片子難得的是對於警察工作的處境有非常寫實的描述,而透過察每天接觸各種各樣的問題,中輟生、青少年犯罪、黑道與地方政治勢力的結合等等讓我們瞭解警察工作的實況與處境。

到目前為止我覺得最精彩的是主角劉漢強、林俊維在屏東服務那一段的劇情。警界身處在地方政治的夾縫中,忍氣吞聲、委曲求全的處境等,忠實的反映了1990年代台灣黑金政治的現實狀況。我覺得這部戲的複雜度與深度比起王小棣過去的戲更見成熟,更是台灣其他連續劇、偶像劇難以望其項背的。

劇中兩個主角是好朋友,但是個性不同,針對一個事情處理事情的態度也不相同,其實就代表著社會上兩種價值觀。劇中有一個事件可以做為代表。潘士淵(一個年輕的派出所主管,也是兩位主角的好朋友)隻身前往處理攤販的打架事件,非但未能保護被打的人,反而因為勢單力孤被故意製造事端的黑道打倒在地,槍也差點被搶。此事被媒體宣染,潘士淵被形容成警界的羞辱,被打攤商家人也在媒體訪問上一再訴說對警察未能保護他的不滿。面對媒體的壓力,他被上級停職等候調查。如果你是潘士淵的好朋友,你會如何處理這個危機呢?

潘士淵的好朋友,劉漢強想要釐清真相,與派出所中唯一支持他的李安毅觀看事件當時的監視器錄影帶,但是在沒有其他同僚及長官的支持下,這個途徑好像沒有任何的進展。林俊維去找被打攤商的家人,採用請客吃飯的公關手法說服他們為潘士淵說好話。林俊維的方法奏效,化解了危機。

林俊維的方法快而有效,眼前的危機化解了,但是真相未明,發生整個事件背後的結構性因素也絲毫沒有改變。然而林俊維的方法其實也是我們社會現在主流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價值觀。

媒體上一天到晚就在要求要第一時間有反應、第一時間有成果。第一時間能夠有的反應只能解決表面上的問題,對於事實真相的調查,對於結構性問題的處理都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做到的。對於追求速效的現代人來說,劉漢強的價值觀是不是不切實際呢?

我想這就是王小棣導演要我們深思的的吧!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12月的大事







12月傳統上都是忙忙碌碌的,今年尤其是如此。但是今年特別覺得心思不定。12月過完了,發現有許多該做的是沒有做。



因為想不到適當的題材,今年放棄申請國科會專題計畫。這是多年來的第一次。每年都會寄的聖誕問候信也沒有寄。研究工作也陷入停頓。
今年12月的大事就是籌辦母親90歲生日的聚會及晚宴。還有申請在北京的六姨來台北。兩件事都順利完成了。
媽生日party參加的人都覺得不錯。因為媽一生服事主有許多現在與過去的牧長、同工來參加。90歲生日接近是一生的總驗收了。媽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
其實聚會的部分是由教會負責籌辦,我只是做了些整合協調的工作,並沒有花太多的時間。發請帖、統計人數花了一些時間吧!
此外,生日聚會家族總動員各自奉獻才華,凱恩負責音響、則佳負責照片VCR及海報簽名綢美術設計、凱荃彈奏序曲,下一代成長各有專長,令人欣慰。
媽的生日聚會雖然花了不少時間,但是無法靜下心來應是12月份許多事應做而未做的主因。這也是年紀漸老的徵候之一吧!一心多用同時忙幾件事的能力已經逐漸喪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