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8日 星期一
花博搶先看
新生公園一景
新生公園花海一景
養生館珍貴懸垂型盆景
養生館盛開九重葛盆景
可愛的花博娃娃與可愛的女兒
美國館美國馬鈴薯娃娃
泰國花園一景
泰國花園一景
在花博開幕的第二天下午我和大女兒就趕著去參觀了。對於向來凡事慢半排的我來說,這應該算是搶先看了。
我們在下午二時抵達,大約六點離開,逛了四個小時。展區熱鬧而不擁擠,天氣陰陰的不冷不熱,很適宜戶外活動。所以我們很開心的玩了一個下午,在此分享一些經驗,給大家參考。
我們主要參觀了美術館園區以及新生公園區。美術館園區是以各國造景花園為主的寰宇庭園區。地方雖不大,但是景很密集,可以逛滿久的。我們覺得東南亞國家泰國、印尼、越南、不丹的花園都滿有特色。其中以泰國的最為精緻好看。不丹小國蓋了一個充滿雕刻非常精緻的小亭也很令人驚豔。比較令人失望的倒是一些先進國家。荷蘭號稱花卉大國只以幾小畦鬱金香就交代了。西班牙以一個纏了毛線的三分之二球體豎立在一個光禿的高地上,沒有任何一點花或植物點綴,真是看不懂。我們原想要看舞蝶館的表演,因為沒有座位了就放棄了。
穿過連結的通道,就到了新生公園,我們先去養生館看了盆栽展(排隊十分鐘就進去了),這些參展的盆栽許多都是得獎作品,樹齡在幾十年到幾百年,每一棵都雕琢的非常完美。我過去也曾在其他地方看過盆栽展。但是這次看特別有感覺。我覺得是因為寬敞的空間、精心的布置以及專業的解說使參觀者的感受大不相同。館內工作人員說,整個花博期間,會換三、四次展品。
接著到了氣勢磅礡的新生公園的大片花海地景,盛開的紅色、紫色、粉色花非常的鮮豔,繞了一圈以後,終於到了未來館,已經下午四時半了。此時排隊人潮也不是太多,我們順利的進入。未來館是一個大溫室,展示從熱帶到寒帶氣候的植物與花卉,很有美國費城Longwood Garden 的感覺。本來看完未來館下樓就接著可以進入在同一棟建築物另一半的生活館,但是在下樓之前有一個布置幽雅的咖啡廳出現在眼前,我們順勢進去喝茶吃甜點休息了半個小時。
最後參觀的生活館內容不多,以營造一個幽雅慢活的氣氛為主。出來時天色已黑,在戶外的人已經顯得稀稀落落,花博雖然開到晚上十點,但是戶外部分的照明不夠,空曠人少之下顯得不宜久留。我們也覺得腳酸肚子餓了,就此結束第一次的花博之旅。感覺很豐富,很好玩。
對住在台北市的人來說,花博如此的近又便宜,我覺得一次去半天是最恰當的,下午去票價較便宜,也不必跟人家擠。唯一遺憾的是進不了最熱門的夢想館,希望等過一些時間,不再這麼熱門的時候可以輕鬆進去。
附上幾張照片供欣賞。
2010年10月1日 星期五
耶穌在哈佛的26堂課─現代人的道德啟示錄─讀後分享
作者:哈維.考克斯(Harvey Cox)
中文版:啟示出版,2006年初版
考克斯是一位神學家,應學校的邀請為哈佛大學大學部開有關道德判斷的課程。他以耶穌的生平和所講述的道理所蘊含的道德意涵作為課程的重點,本書是他開這門課幾十年來後所整理出來的一個記錄。開課之後非常受到學生歡迎,學生中有各式信仰、各種背景的人,幾年之後,每年的選課學生達到7、8百名學生。
本書共有26章,分成三大篇,第一篇是流傳人間的耶穌故事(家譜、出生前後所發生的事)第二篇是耶穌所講述的道理與故事,第三篇是其餘有關耶穌的故事(被釘十字架與復活)。作者指出本課的目的是希望藉由探索耶穌的生平與教義之後,有助於學生做出正確的抉擇。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在一個多元的社會裡,價值觀十分的混亂,他們需要的不只是包容心,還需要能決定對的事情,例如:墮胎、同性戀、死刑、世界飢荒、安樂死等等都是很混亂、很難以抉擇的問題。傳統社會中的人,因為社會同質性高,傳統就是道德指標,比較沒有價值混亂難以抉擇的問題,但是現代人,卻充滿相持不下、互為矛盾的行為準則。
作者指出由於耶穌本身就是一位老師(拉比),他善用說故事(比喻)的方式來教導學生。耶穌並不直接提供答案而是用說故事的方式來啟發學生,有點像現在的啟發式教學或是「個案研究」,讓學生自己思索答案。因為實際遇到的情況可能各有不同,需要運用道德的想像力。在某些時候,他並非只是提出答案,他也示範如何做出道德抉擇。所以上完這門課,應該要學到一個訣竅,就是「遇到情況時問自己耶穌會怎麼作?」
下面分享四個書中的例子:
登山寶訓
馬太福音中長達三章的登山寶訓雖然我們現在讀起來覺得很抽象,但是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之下,一點也不抽象,耶穌以天國的福音來挑戰羅馬當權者的意識型態。例如八福中的「哀動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宣示在羅馬統治之下的苦難是短暫的,傲慢的羅馬軍隊就要瓦解。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必稱為神的兒子」,挑戰羅馬人自認為只有羅馬人才是「使人和睦的人」,羅馬軍隊是維持和平的仲裁者、擔保人。
馬太福音5章38-44節
38.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39.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40.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裡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41.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42.有求你的,就給他;有向你借貸的,不可推辭。43.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 44.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
這段經文我從小就認為是一個極高的道德標準,一般人是作不到的。然而作者指出印度國父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主義的思想來源就是這段經文,甘地本人也非常推崇耶穌的作為。在甘地之後,美國黑人人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牧師、南非國父曼得拉等人所採取的非暴力手段也同樣受到這段經文的啟發。因此耶穌的精神是受鎮壓的百姓可以訴諸行動的手段。
金錢觀:
「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不要為明天憂慮,吃什麼穿什麼。」(馬太福音6:19-21, 24-33)
這些經文一向是有信心的基督徒所服膺的教導。但是真正做到完全不靠物質而生活的人,在歷史上也只是極少數而已。如:聖方濟、德雷沙修女等,可以追求完全沒有經濟保障的生活,但是這些是非常少數人。
然而,耶穌真的期望每個人都過與他一樣的生活嗎?(耶穌曾說他自己「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作者指出耶穌與門徒在一起生活也有指派人管帳,他們並不是身無分文。他也喜歡吃吃喝喝,還為迦拿婚宴提供酒。耶穌智慧的精髓是「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耶穌並不棄絕物質,只是堅信生命並非只是維持生計而已,有信心的基督徒相信只要盡自己的努力即可,不需要去憂慮自己不能控制的問題,憂慮也是白憂慮,上帝會提供真正的生活所需。
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路加福音10章29-37)
29.那人要顯明自己有理,就對耶穌說:誰是我的鄰舍呢﹖30.耶穌回答說: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強盜手中。他們剝去他的衣裳,把他打個半死,就丟下他走了。 31.偶然有一個祭司從這條路下來,看見他就從那邊過去了。32.又有一個利未人來到這地方,看見他,也照樣從那邊過去了。33.惟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裡,看見他就動了慈心,34.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包裹好了,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到店裡去照應他。35.第二天拿出二錢銀子來,交給店主,說:你且照應他;此外所費用的,我回來必還你。36.你想,這三個人那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37.他說:是憐憫他的。耶穌說:你去照樣行吧。
這個故事中受人尊敬的祭司和利未人都繞道而行,而素來沒有好名聲的撒瑪利亞人卻有好表現。除了看到人發生困難要伸手幫忙這個意思之外,這個故事更重要的寓意是耶穌在多種族的巴勒斯坦,教導猶太人如何看待其他種族的人。耶穌本身也用行動來表明他的主張,他與聲名狼籍的稅吏用餐、與長大痲瘋的人在一起,他與各式各樣的人在一起,表明他愛世人的心。
狡猾的執行長(路加福音16章1-9節)
1.耶穌又對門徒說:有一個財主的管家,別人向他主人告他浪費主人的財物。2.主人叫他來,對他說:我聽見你這事怎麼樣呢﹖把你所經管的交代明白,因你不能再作我的管家。3.那管家心裡說:主人辭我,不用我再作管家,我將來作什麼﹖鋤地呢﹖無力;討飯呢﹖怕羞。4.我知道怎麼行,好叫人在我不作管家之後,接我到他們家裡去。5.於是把欠他主人債的,一個一個的叫了來,問頭一個說:你欠我主人多少﹖6.他說:一百簍(每簍約五十斤)油。管家說:拿你的帳,快坐下,寫五十。7.又問一個說:你欠多少﹖他說:一百石麥子。管家說:拿你的帳,寫八十。8.主人就誇獎這不義的管家作事聰明。因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較比光明之子更加聰明。9.我又告訴你們,要藉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裡去。
這個故事相當的難以理解,作者說每年課程他都第一個選用這個故事,為了要給學生一個比較大的衝擊。為什麼主人還誇讚這不義的管家做事聰明呢?而「要藉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裡去。」這句經文是否表示耶穌似乎也同意這個管家的作法?耶穌到底要傳達什麼訊息?難道挪用公款為自己為來鋪路的作法是對的嗎?
本書作者也不願意正面提供解釋,希望學生藉由感到苦惱、困惑來從新整理思維自己找出答案。作者提供接下來的10-13節作為思考的起點。
10.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11.倘若你們在不義的錢財上不忠心,誰還把那真實的錢財託付你們呢﹖12.倘若你們在別人的東西上不忠心,誰還把你們自己的東西給你們呢﹖13.一個僕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
讀了10-13節後,你的結論是什麼呢?既然作者不願意提供標準答案,我也同樣讓讀者自己去思考了。
中文版:啟示出版,2006年初版
考克斯是一位神學家,應學校的邀請為哈佛大學大學部開有關道德判斷的課程。他以耶穌的生平和所講述的道理所蘊含的道德意涵作為課程的重點,本書是他開這門課幾十年來後所整理出來的一個記錄。開課之後非常受到學生歡迎,學生中有各式信仰、各種背景的人,幾年之後,每年的選課學生達到7、8百名學生。
本書共有26章,分成三大篇,第一篇是流傳人間的耶穌故事(家譜、出生前後所發生的事)第二篇是耶穌所講述的道理與故事,第三篇是其餘有關耶穌的故事(被釘十字架與復活)。作者指出本課的目的是希望藉由探索耶穌的生平與教義之後,有助於學生做出正確的抉擇。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在一個多元的社會裡,價值觀十分的混亂,他們需要的不只是包容心,還需要能決定對的事情,例如:墮胎、同性戀、死刑、世界飢荒、安樂死等等都是很混亂、很難以抉擇的問題。傳統社會中的人,因為社會同質性高,傳統就是道德指標,比較沒有價值混亂難以抉擇的問題,但是現代人,卻充滿相持不下、互為矛盾的行為準則。
作者指出由於耶穌本身就是一位老師(拉比),他善用說故事(比喻)的方式來教導學生。耶穌並不直接提供答案而是用說故事的方式來啟發學生,有點像現在的啟發式教學或是「個案研究」,讓學生自己思索答案。因為實際遇到的情況可能各有不同,需要運用道德的想像力。在某些時候,他並非只是提出答案,他也示範如何做出道德抉擇。所以上完這門課,應該要學到一個訣竅,就是「遇到情況時問自己耶穌會怎麼作?」
下面分享四個書中的例子:
登山寶訓
馬太福音中長達三章的登山寶訓雖然我們現在讀起來覺得很抽象,但是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之下,一點也不抽象,耶穌以天國的福音來挑戰羅馬當權者的意識型態。例如八福中的「哀動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宣示在羅馬統治之下的苦難是短暫的,傲慢的羅馬軍隊就要瓦解。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必稱為神的兒子」,挑戰羅馬人自認為只有羅馬人才是「使人和睦的人」,羅馬軍隊是維持和平的仲裁者、擔保人。
馬太福音5章38-44節
38.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39.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40.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裡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41.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42.有求你的,就給他;有向你借貸的,不可推辭。43.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 44.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
這段經文我從小就認為是一個極高的道德標準,一般人是作不到的。然而作者指出印度國父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主義的思想來源就是這段經文,甘地本人也非常推崇耶穌的作為。在甘地之後,美國黑人人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牧師、南非國父曼得拉等人所採取的非暴力手段也同樣受到這段經文的啟發。因此耶穌的精神是受鎮壓的百姓可以訴諸行動的手段。
金錢觀:
「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不要為明天憂慮,吃什麼穿什麼。」(馬太福音6:19-21, 24-33)
這些經文一向是有信心的基督徒所服膺的教導。但是真正做到完全不靠物質而生活的人,在歷史上也只是極少數而已。如:聖方濟、德雷沙修女等,可以追求完全沒有經濟保障的生活,但是這些是非常少數人。
然而,耶穌真的期望每個人都過與他一樣的生活嗎?(耶穌曾說他自己「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作者指出耶穌與門徒在一起生活也有指派人管帳,他們並不是身無分文。他也喜歡吃吃喝喝,還為迦拿婚宴提供酒。耶穌智慧的精髓是「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耶穌並不棄絕物質,只是堅信生命並非只是維持生計而已,有信心的基督徒相信只要盡自己的努力即可,不需要去憂慮自己不能控制的問題,憂慮也是白憂慮,上帝會提供真正的生活所需。
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路加福音10章29-37)
29.那人要顯明自己有理,就對耶穌說:誰是我的鄰舍呢﹖30.耶穌回答說: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強盜手中。他們剝去他的衣裳,把他打個半死,就丟下他走了。 31.偶然有一個祭司從這條路下來,看見他就從那邊過去了。32.又有一個利未人來到這地方,看見他,也照樣從那邊過去了。33.惟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裡,看見他就動了慈心,34.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包裹好了,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到店裡去照應他。35.第二天拿出二錢銀子來,交給店主,說:你且照應他;此外所費用的,我回來必還你。36.你想,這三個人那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37.他說:是憐憫他的。耶穌說:你去照樣行吧。
這個故事中受人尊敬的祭司和利未人都繞道而行,而素來沒有好名聲的撒瑪利亞人卻有好表現。除了看到人發生困難要伸手幫忙這個意思之外,這個故事更重要的寓意是耶穌在多種族的巴勒斯坦,教導猶太人如何看待其他種族的人。耶穌本身也用行動來表明他的主張,他與聲名狼籍的稅吏用餐、與長大痲瘋的人在一起,他與各式各樣的人在一起,表明他愛世人的心。
狡猾的執行長(路加福音16章1-9節)
1.耶穌又對門徒說:有一個財主的管家,別人向他主人告他浪費主人的財物。2.主人叫他來,對他說:我聽見你這事怎麼樣呢﹖把你所經管的交代明白,因你不能再作我的管家。3.那管家心裡說:主人辭我,不用我再作管家,我將來作什麼﹖鋤地呢﹖無力;討飯呢﹖怕羞。4.我知道怎麼行,好叫人在我不作管家之後,接我到他們家裡去。5.於是把欠他主人債的,一個一個的叫了來,問頭一個說:你欠我主人多少﹖6.他說:一百簍(每簍約五十斤)油。管家說:拿你的帳,快坐下,寫五十。7.又問一個說:你欠多少﹖他說:一百石麥子。管家說:拿你的帳,寫八十。8.主人就誇獎這不義的管家作事聰明。因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較比光明之子更加聰明。9.我又告訴你們,要藉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裡去。
這個故事相當的難以理解,作者說每年課程他都第一個選用這個故事,為了要給學生一個比較大的衝擊。為什麼主人還誇讚這不義的管家做事聰明呢?而「要藉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裡去。」這句經文是否表示耶穌似乎也同意這個管家的作法?耶穌到底要傳達什麼訊息?難道挪用公款為自己為來鋪路的作法是對的嗎?
本書作者也不願意正面提供解釋,希望學生藉由感到苦惱、困惑來從新整理思維自己找出答案。作者提供接下來的10-13節作為思考的起點。
10.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11.倘若你們在不義的錢財上不忠心,誰還把那真實的錢財託付你們呢﹖12.倘若你們在別人的東西上不忠心,誰還把你們自己的東西給你們呢﹖13.一個僕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
讀了10-13節後,你的結論是什麼呢?既然作者不願意提供標準答案,我也同樣讓讀者自己去思考了。
2010年8月27日 星期五
參觀世博
日本館機器人拉小提琴
世博軸上的一個主要的景:太陽谷有蒐集雨水的功能
西班牙館中的巨嬰,象徵著未來的希望
義大利館中的展品:名牌義大利鞋
沙特館(沙烏地阿拉伯)與印度館:從主題館12樓餐廳所照
台灣館的夜景
台灣館點天燈的檯子
台灣館全景
上個週末以兩天的時間參觀世博。因為跟了一個貴賓團,受到特殊的安排,不需要排隊,兩天參觀了7、8個熱門的展館。下面分享一些兩天參觀的感想。
首先最大的感觸是這們多人在大太陽之下奔波排隊沒有怨言。相對於各種貴賓團有車子可搭,從一個館到另一個館之間不要走路,進館時走特別通道,每次我進一個館時看到在旁邊排隊的人都覺得十分的不好意思。心裡也一再地在想為什麼不能大多數的館都用預約的方式來入場參觀,為什麼不能用文明一點的方式不要讓這麼多人受苦。
世博每天進場的人數還是4、50萬人,並沒有受到天熱需要排隊時間很長的影響而減少,這是我很難理解的。或許,在大陸平民百姓很習慣或者很認命有辦法的人享受特權,而不去要求主辦單位想辦法來解決問題。我想因為這個原因,外國人來參觀的非常少,這是世博最失敗的地方。
參觀了7、8個熱門館,發現現在的展覽,實物展示已經不是主流,取而代之的是2D、3D、4D影片,講究的超酷炫的科技。影像的溝通效果較佳,而且一次可以很多人同時觀賞。所以每個館都有一個播放影片的大廳,中國館的可以一次容納700人,台灣館則是7、80人。除了主題影片之外,其他的展覽也都是用多媒體來展示。看了各館的影片,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上海館,觀眾感覺像是坐在一艘船上,船身還會搖晃,開在黃浦江上,周圍的景物從19世紀的農村漸漸的轉變成21世紀高樓大廈的上海。阿聯酋(台灣稱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館的影片也是異曲同工,從一片沙漠兌變成現代化的七星級帆船飯店。
中國館的清明上河圖把原圖放大30倍,圖上的人物、馬車、河中的水都會動。時間還會從白天轉變成晚上會點燈。古典加上現代多媒體科技是很好的創意,聽說創意及製作都是台灣的公司承攬的。可惜的是館內人擠人,觀賞的品質太差。
同樣人擠人,觀賞品質很差的是德國館。德國館內有許多很有意思的互動式展覽,可惜人太多,沒有辦法仔細的欣賞。德國館有一個噱頭,就是在一個劇場中有一個大圓球,可以隨著眾人吶喊的聲音的大小而擺動,用來顯示眾人合作的重要性。原來以為是聲控吧,但是實際看了之後覺得應該只是戲劇效果而已。
義大利館是參觀的各館中唯一以實物展示為主的。義大利的各式名牌商品、法拉利跑車、時裝、鞋子、橄欖油、義大利麵等等,很能充分展現義大利的生活方式。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館。
台灣館在輿論上受到許多的讚美,實際參觀之後發現其實與其他的大館比起來,台灣館很小,內容也很少,但是台灣館贏在參觀流程的設計。從進館開始(每梯次70人,在館內20分鐘)就是在一個很舒適有導覽的情況下進行,不受外界的干擾,不會人擠人。所以完成20分鐘的參觀感覺很受尊重,離開時還有贈送小禮物,這些都讓人感受很好。台灣館大受歡迎是台灣的驕傲,也顯示台灣在服務業上真的是有競爭力的。據說台灣館也是唯一使用預約券的館。但是拿預約券還是要排隊。
附上一些照片供觀賞。
2010年7月30日 星期五
中部日本遊─立山與合掌村
暑假了,終於得閒作了個中部日本5日遊。5日實在也是來去匆匆,但已經提供了很好的心情轉換,要感恩了。同時也有了材料可以寫部落格。
此次的日本遊以名古屋中部國際機場為出入點。旅遊的景點有自然的也有文化歷史的。前者包括了上高地沿梓川的散步道,以及著名的黑部立山。文化上的包括了位於金澤市的兼六園(號稱日本三大名園之一)以及白川鄉的合掌村(列名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立山黑部連峰,我們是以一天的時間從東邊的長野縣扇澤出發,最後抵達西邊的立山驛,中間換乘六種交通工具,包括電氣巴士、登山索道車、高空纜車等,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隧道內,途經黑部水壩、大觀峰等站抵達最高點,2450公尺的室堂平,我們在此午餐,並在附近的步道健行賞景,景區規劃完善乾淨,令人讚賞。7月還可以看到不少殘雪,甚至還可以玩雪,同團旅客有人為此興奮不已。我們在此共停留了2.5小時,但是覺得還稍嫌短了些。立山黑部整個的交通過程都是禁止私人交通工具的,此種高度管制的高山旅遊可以將對環境的破壞減到最低,又提供了遊客親近高山的機會,日本人對於風景區管理的公權力與執行力值得台灣效法。
精選的照片,放在網路相簿供大家欣賞。請到下面的網址就可以看到。
http://picasaweb.google.com.tw/lmhsueh/2010?feat=directlink
此次的日本遊以名古屋中部國際機場為出入點。旅遊的景點有自然的也有文化歷史的。前者包括了上高地沿梓川的散步道,以及著名的黑部立山。文化上的包括了位於金澤市的兼六園(號稱日本三大名園之一)以及白川鄉的合掌村(列名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立山黑部連峰,我們是以一天的時間從東邊的長野縣扇澤出發,最後抵達西邊的立山驛,中間換乘六種交通工具,包括電氣巴士、登山索道車、高空纜車等,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隧道內,途經黑部水壩、大觀峰等站抵達最高點,2450公尺的室堂平,我們在此午餐,並在附近的步道健行賞景,景區規劃完善乾淨,令人讚賞。7月還可以看到不少殘雪,甚至還可以玩雪,同團旅客有人為此興奮不已。我們在此共停留了2.5小時,但是覺得還稍嫌短了些。立山黑部整個的交通過程都是禁止私人交通工具的,此種高度管制的高山旅遊可以將對環境的破壞減到最低,又提供了遊客親近高山的機會,日本人對於風景區管理的公權力與執行力值得台灣效法。
精選的照片,放在網路相簿供大家欣賞。請到下面的網址就可以看到。
http://picasaweb.google.com.tw/lmhsueh/2010?feat=directlink
2010年5月14日 星期五
我的理財觀
這是我在2002年時寫的一篇文章,今天在整理電腦時發現,我已完全忘記我曾寫過這樣的文章了。
回想應是當時有基督教的出版刊物(可能是基督教論壇報)來約稿而寫的!
讀後覺得我還是同意當初的想法。好久沒有寫部落格了,就以這篇來充個數吧!
我是一個三代基督徒家庭長大的基督徒,也是一個從事經濟研究的人,我想的理財觀念應該有兼有基督教的倫理價值觀,及經濟的專業考量。其實坦白說來,過去幾年我雖然也買了一些股票及基金,但我一點也稱不上是積極的理財。
為什麼不積極呢,固然因為工作忙碌使我沒有充裕的時間來積極理財,但是我覺得主要的原因是我的心裡有安全感。不論是在財務上或是人際關係上,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們會很自然的想要以更多的錢財來增強自己的安全感。在經濟不景氣、失業危機高漲的情況下,人們更需要財務上的安全感。但是我很幸福的有從信仰上來的安全感,我知道我的神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會為我的需要負責的神,這個知道不只是理性上的知道,我從小的家庭生活經驗也確實是如此。
除了安全感之外,一般人追求財富還有一個重要的動力,就是一種爭強好勝喜歡與人比較的心裡。有了還要更多,物質的慾望無窮,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今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卡尼曼過去的一項研究發現發現,「當一個人收入增加時,就會渴望更高的收入,也因而感到更大的不滿足,進而越是覺得不幸福。」證諸現實的經驗,確實也是如此。在這方面,信仰讓我心裡有從神來的滿足感,在很大的程度內讓我可以摒除在物質上與人爭競比較的慾望。自然對於利用投資理財來增加財富並不很積極。
然而各種理財的投資管道都是維持市場經濟運作的必要制度。身為基督徒也沒有必要排斥,不去接觸這些理財方式,重要的是心態的問題。以投資股票市場來說,許多理財專家勸人不要投機。但是投資投機的差別有時只在一線之間,很難定義的清楚,只有自己心裡清楚。所以時時省察自己的態度和動機是必要的。
我投資股票的幾個重要原則是,第一、只重基本面,不重技術面。因為只有公司經營的成績才是股票真正價值的所在,所以投資之前應對要投資的標的有所瞭解而不要人云亦云。第二、長期投資,不為短期的漲跌而患得患失。第三,分散風險,也就是雞蛋不要全放在一個籃子裡,在任何情況下還是要有相當比例的儲蓄放在安全性最高的定存裡。第四,不從事高風險的投資,如期貨、選擇權等高幹桿的投資。然而投資股票市場或基金要有好的成績,相當程度的專業知識還是滿重要的,道聽途說似的投資,失敗的可能性較高。還有在景氣好的時候賺錢容易,但是在景氣差的時候,即使專家也是賠錢的多,最好不要輕易進場。倒是投資於自己的專業技能以待未來有更好的機會,是經濟低谷期最穩健的投資。
____
後記:
其實近十年來我已經完全沒有買賣股票了,因為經過幾次景氣循環,我發現買賣股票的困難度真的很高,產業經營環境、科技變動快速,就個股而言,我既找不到買點也找不到賣點,而且資訊永遠是落後的。所以我的理財改為以保守型的定存與基金為主(年紀大了,個性愈趨保守)。股票方面,我發現了ETF的好處,這是一籃子的股票,漲跌跟著大盤,就不需要看個股了。
回想應是當時有基督教的出版刊物(可能是基督教論壇報)來約稿而寫的!
讀後覺得我還是同意當初的想法。好久沒有寫部落格了,就以這篇來充個數吧!
我是一個三代基督徒家庭長大的基督徒,也是一個從事經濟研究的人,我想的理財觀念應該有兼有基督教的倫理價值觀,及經濟的專業考量。其實坦白說來,過去幾年我雖然也買了一些股票及基金,但我一點也稱不上是積極的理財。
為什麼不積極呢,固然因為工作忙碌使我沒有充裕的時間來積極理財,但是我覺得主要的原因是我的心裡有安全感。不論是在財務上或是人際關係上,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們會很自然的想要以更多的錢財來增強自己的安全感。在經濟不景氣、失業危機高漲的情況下,人們更需要財務上的安全感。但是我很幸福的有從信仰上來的安全感,我知道我的神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會為我的需要負責的神,這個知道不只是理性上的知道,我從小的家庭生活經驗也確實是如此。
除了安全感之外,一般人追求財富還有一個重要的動力,就是一種爭強好勝喜歡與人比較的心裡。有了還要更多,物質的慾望無窮,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今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卡尼曼過去的一項研究發現發現,「當一個人收入增加時,就會渴望更高的收入,也因而感到更大的不滿足,進而越是覺得不幸福。」證諸現實的經驗,確實也是如此。在這方面,信仰讓我心裡有從神來的滿足感,在很大的程度內讓我可以摒除在物質上與人爭競比較的慾望。自然對於利用投資理財來增加財富並不很積極。
然而各種理財的投資管道都是維持市場經濟運作的必要制度。身為基督徒也沒有必要排斥,不去接觸這些理財方式,重要的是心態的問題。以投資股票市場來說,許多理財專家勸人不要投機。但是投資投機的差別有時只在一線之間,很難定義的清楚,只有自己心裡清楚。所以時時省察自己的態度和動機是必要的。
我投資股票的幾個重要原則是,第一、只重基本面,不重技術面。因為只有公司經營的成績才是股票真正價值的所在,所以投資之前應對要投資的標的有所瞭解而不要人云亦云。第二、長期投資,不為短期的漲跌而患得患失。第三,分散風險,也就是雞蛋不要全放在一個籃子裡,在任何情況下還是要有相當比例的儲蓄放在安全性最高的定存裡。第四,不從事高風險的投資,如期貨、選擇權等高幹桿的投資。然而投資股票市場或基金要有好的成績,相當程度的專業知識還是滿重要的,道聽途說似的投資,失敗的可能性較高。還有在景氣好的時候賺錢容易,但是在景氣差的時候,即使專家也是賠錢的多,最好不要輕易進場。倒是投資於自己的專業技能以待未來有更好的機會,是經濟低谷期最穩健的投資。
____
後記:
其實近十年來我已經完全沒有買賣股票了,因為經過幾次景氣循環,我發現買賣股票的困難度真的很高,產業經營環境、科技變動快速,就個股而言,我既找不到買點也找不到賣點,而且資訊永遠是落後的。所以我的理財改為以保守型的定存與基金為主(年紀大了,個性愈趨保守)。股票方面,我發現了ETF的好處,這是一籃子的股票,漲跌跟著大盤,就不需要看個股了。
2010年3月28日 星期日
2010年1月29日 星期五
數算主恩與信仰傳承─一個基督徒家族的家譜編修
最近兩個月來在忙一件事,就是編修家譜。
我母親的家庭到我是第四代的基督徒,家族中第一位信主的是我的外曾祖父葉學禮先生,大概是150年前吧!兩年前我首次陪我母親返鄉省親,從親友們的聊天之中知道母親家從外曾祖父信主之後,大蒙祝福,事業、兒女都很成功,而且他也以上帝的愛來愛人,救助孤貧,經常為鄉民排解糾紛,深得鄉民的信賴。大家都很感恩我們是一個蒙福的家族,大家有一個心願想要編修家譜以數算主恩。
但是兩年過去了,家譜之事沒有一點進展。去年母親動了一個很大的手術,她是家族中現存最年長的一位,如果她不在了,許多過去的事就不可能有人知道了。這讓我覺得家譜的事不能再拖了,於是主動擔負起編修家譜的發起人與總編輯的角色。
我將家譜的編修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先蒐集各家的人名與關係的資料,而且男女都包括。兩個多月來,經過許多在台灣、在大陸親人的努力聯絡,已經回收了約三分之二的資料。第二階段則是要蒐集家譜中每個人的事蹟與見證資料。
我覺得一個基督徒家族的家譜中更重要的是要數算神在這個家族中的恩典,還有信仰在家族中一家一家,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的見證。所以家譜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是要各家寫出他們的見證,我已經收到少數這樣的資料。然而寫作對大多數人來說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所以我有一點擔心第二階段能收到多少資料。這是我未來幾個月要繼續努力的事,求神給我信心與能力,並請主內弟兄姊妹為此事代禱。
我母親的家庭到我是第四代的基督徒,家族中第一位信主的是我的外曾祖父葉學禮先生,大概是150年前吧!兩年前我首次陪我母親返鄉省親,從親友們的聊天之中知道母親家從外曾祖父信主之後,大蒙祝福,事業、兒女都很成功,而且他也以上帝的愛來愛人,救助孤貧,經常為鄉民排解糾紛,深得鄉民的信賴。大家都很感恩我們是一個蒙福的家族,大家有一個心願想要編修家譜以數算主恩。
但是兩年過去了,家譜之事沒有一點進展。去年母親動了一個很大的手術,她是家族中現存最年長的一位,如果她不在了,許多過去的事就不可能有人知道了。這讓我覺得家譜的事不能再拖了,於是主動擔負起編修家譜的發起人與總編輯的角色。
我將家譜的編修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先蒐集各家的人名與關係的資料,而且男女都包括。兩個多月來,經過許多在台灣、在大陸親人的努力聯絡,已經回收了約三分之二的資料。第二階段則是要蒐集家譜中每個人的事蹟與見證資料。
我覺得一個基督徒家族的家譜中更重要的是要數算神在這個家族中的恩典,還有信仰在家族中一家一家,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的見證。所以家譜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是要各家寫出他們的見證,我已經收到少數這樣的資料。然而寫作對大多數人來說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所以我有一點擔心第二階段能收到多少資料。這是我未來幾個月要繼續努力的事,求神給我信心與能力,並請主內弟兄姊妹為此事代禱。
訂閱:
文章 (Atom)